microled应该由谁来主导,我们是这么看的......... -k8凯发官网

2017-07-31 09:43 浏览次数:9307

最近某大咖发布了一则微博称,苹果最快要到2018年才能在apple watch上使用micro-led显示屏,慢的话要等到2019年。且不止是自家的手表要用,苹果预计还将在iphone上使用这一技术。另外,该业内人士还表示苹果已经在龙潭基地测试micro-ledpanel样品。

 

在线君看到这则消息也如同大家一样,心里很平静,或许是因为说的太多了,加之最近不少行业内的朋友问我这个东西到底能不能量产,有没有机会,这也让我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以前大陆的机会不大,因为大陆在oled投资太大,短期内不会大规模布局,除非苹果已经开始使用,其实这个理由说出来感觉很有道理,也合乎情理。这跟在线君了解到的情况是一样的,目前大陆面板厂观望或者说调研居多,也有部分厂蠢蠢欲动,但并没有实质性进展。不过大陆这次的反应速度值得称赞,这次前期的布局也是不少,或许是因为过去在ledlcd上吃过很多亏。

 

led产业的角度来看,microled一旦投入使用,led企业将迈入新的体量级别,通俗点说就是担心目前这波大规模的扩产会否带来产能过剩与杀价问题,尤其是未来还将继续扩产的情况下。

 

当然led厂商并不是microled崛起的核心主体,主体应该还是面板厂,因为它的体量增长主要取决于显示面板,所以led厂被迫观望,蛰伏期望寻求面板厂一起合作,然而面板厂却又一心扑在oled上,导致了大陆microled的当前现状,那目前我们应该怎么看待microled的发展呢?

 

microled小屏由面板主导,大屏是led主导

谈到microled的参与度,还是要老生常谈的提下。该技术虽然很早就已经开始研发并有不少创业型公司,但是真正备受关注的还是因为apple收购了luxvue,掀起了“microled。从苹果开始,很早参与布局和研发这一块的企业陆续开始出现在业界视野里,其中有letijdcostendoinfiniled、錼创、mikro mesaitri等等。

 

为何没提到sony呢,因为sony走的是大屏路线,而上面这些都是走小屏高ppi路线。说到microled,其实sony才是最早推出商业化产品的公司。最近在聚积的2017发布会上,听到了西安诺瓦副总经理关于sony的评价,在线君深有同感。sony可以说是实现显示屏视觉效果全球最牛的公司,microled的出现也是符合sony基因的,但不要觉得三星oled很厉害,因为最早应用在显示屏上的依然是sony

 

在听到led显示屏企业对于显示有这么深的看法,在线君很是感动,因为在线君觉得microled大屏有这批led显示屏企业大力在推,而不像小屏主体面板企业那样,并没有太大动作。

 

虽然聚积科技microled产品事业部总监黄炳凯给大家讲了当前microled的诸多难点和瓶颈,不过他个人是非常看好microled产品的发展。聚积也开始在布局,在小间距显示屏上做了往miniled乃至microledic优化。

 

据在线君了解,目前小间距显示屏在p1.0以下已经有很多企业都推出了相关产品,包括cob封装的小间距显示屏,这些对于显示面板的行业人士或许不了解,但是对于led企业来说,这也是把间距缩得更小的策略。

 

所以从大屏的角度来看,目前并没有需要面板企业参与的地方,而应该是led显示屏企业来推动。

 

microled小屏商业化探讨

microled当前如此火热,大家也讨论很多,其实更多人都是看热闹,很多人的眼睛都盯在apple,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只有参与到苹果的技术才有未来的理论,这在过去的实践中屡试不爽。有些为了参与进去,不惜重金投入,甚至有企业因为良率产品质量等问题最后破产。所以当今天microled再次被苹果眷顾,大家其实很纠结,到底要不要烧钱投资呢?加上目前对外宣称的难点也很多,这让很多企业只能观望不敢前进。

 

谈到小屏商业化,猜想大家立马想到了apple watch,对于apple watch使用microled,据ledinside了解,无论是学术界的国内microled代表刘召军博士,还是金融大亨摩根等国外投资机构都表示看好microled在此产品上的应用。apple watch本身对ppi的要求是目前有可能会应用microled的所有产品中最低的,此外microled还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watch本身存在需要经常充电,户外可视等痛点问题。

 

商业化产品确定了,那商业化的时间要多久呢,目前预测最多的2019年。据ledinside了解,目前在led芯片端,做到满足手表的led尺寸技术并不是难点,小批量的生产可以实现,驱动端的硅基也不是难点,难点是巨量转移,由于手表尺寸不大,小批量的商业化产品于近两年推出市场似乎也很合理。

 

但是在小屏的实际生产中测试、修复、一致性的问题,却又是一个难点,由于microled无法再分bin,大家暂时均采用量子点方案来解决一致性问题,从产品的结构来看,这种方案肯定不是终极k8凯发官网入口的解决方案,只能说是目前比较可行的商业化方案,而目前看到的有关修复问题的方案更多是针对大屏,对于小屏是否适用,在线君后续将继续讨论。

 

其实从小屏watch的商业化来看,产业链主题是led、转移、面板、半导体、终端应用。

 

目前市场是产业链两头(芯片和应用)推动力度大,中间(面板、转移等)是难点,尤其在转移上。但是环节里led与面板间算是大跨界,相互不了解需要磨合的太多,这也是一大问题。另外全球面板重心已经转移到大陆,但大陆面板厂商参与度不大,虽然传言三星收购奈创,不过未透露实质性进展,整个小屏的商业化发展全压在台湾地区和台湾地区苹果龙潭实验室里。

 

因此有人说microled是台湾地区面板产业的一厢情愿,这个也有其下结论的理由。在线君认为,microled是一个可以解决当前显示问题的技术,所以就技术本身来说,并不是什么一厢情愿,而是技术的升级优化,至于产业化问题这个不仅仅看的是技术本身,需要市场去推动。

 

不管microled会不会起来,在线君还是认为大陆才是它甜蜜点的产地ledlcd已经验证了,或许这也是大陆面板企业没有太急于大布局的原因。

 

microled大屏商业化探讨

关于microled大屏大家谈的最多是sony,但是谈及商业化,在线君认为应该从小间距说起,从本质上说sonycledis也是小间距led显示屏,只是间距更小。

 

microled没火热之前,其实led显示屏已经在往小的方向走,由此来看,靠近microled显示一直是小间距显示屏的路线,以前led显示屏企业没有想能做到这么小,但是经过sony推出cledis产品,给了led显示屏企业一个可以做到更小的信号。

 

对于microled大屏商业化当然跟小屏一样,存在着一样的问题——转移、修复、测试以及光色一致性问题。但是就产业链来说,相对于小屏mciroled显示,大屏的产业链更多的集中在led企业手里,因为它就是小间距,只是需要转移、封装形式改变了,但是整个从上游芯片、到驱动到应用似乎并没有新进者加入,这一点来看,在线君觉得microled的大屏主导权应该在led企业手里。

 

如果这样的话,大陆是最有机会推动microled大屏产品商业化,因为目前大陆是全球最大的led显示屏生产基地。当然索尼推出了自己的小间距led产品cledis,虽然有点晚,但是小间距led屏行业毕竟是一个拥有特殊规律的市场,所以对于国内小间距市场,来得晚也并不意味着没有机会。

 

以索尼cledis来说,从其产品技术和进入市场的角度来看,首先,在技术上,从封装层面差别很大,门槛很高,这是sony挺进国内市场的资本。其次在渠道和市场上,索尼、三菱、巴可等拥有大屏显示领域国内市场的完整布局,在一些应用中具有市场优势,所以其小间距led产品搭其他产品便车的方式进入,其运作成本并不会很高。

 

但是综合来看,国内企业与sony这样的外资竞争,优势还是很明显,因为本土企业耕耘多年,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很成熟。而对于外资进驻最大的变数就是技术优势,当然这也是索尼有机会切进小间距的原因。

 

那么现在你还认为“micro led真的是海市蜃楼吗?

 

 

来源: ledinside skavy

上一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细数智能照明五大商机 下一篇:云计算带来巨大数据中心节能需求,led照明或迎来新市场
网站地图